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1 1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 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概述。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数据容量大,往

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

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概述。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数据容量大,往往以TB、PB,甚至EB等数据量计;二是数据响应速度快,能在超短时间内定义数据结果,以保证数据的价值;三是数据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数据源,会导致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需要进行数据清理、整理、筛选等操作,才能处理成为结构化数据。四是数据价值的存在不确定性。针对收集的海量数据,数据清理无法修正数据的不确定性,加之数据采集的不及时,数据样本不够全面,往往造成数据不连续,导致数据可能失真。而大数据技术则是对有效的数据进行提取、储存、分析和加工的技术,其实质上是进行数据“增值”的过程。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从复杂的数据中快速提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有利于企业及时、准确的做出决策。

内部审计的概念与数字化审计。内部审计是指单位内部人员通过使用审计方法,对本单位各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审核。目的在于通过自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缺陷不足,评价改善风险管理,从而增加价值、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帮助企业实现目标。数字化审计是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产生的电子数据到审计作业中,将审计时获取的信息转化为数字,通过对数字的分析和运算来进行审计判断,作为提出审计结论依据的一种创新性的审计方式。

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正面影响

传统的内部审计对于数据的应用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大数据技术,推动了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对内部审计产生正面影响。

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工作通常是在特定时点实施的,比如在年终进行审计;在特定项目完成后进行专项审计;在领导人员离任时进行审计等等。其主要的职能是监督,多用于事后控制,通过实施内部审计工作,发现已执行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以期在下一次工作执行中规避本次审计出现的问题,规范管理,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大数据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数据的搜集分析所需时间大为缩短,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正在执行工作中的部分指标数据实现时时数据监控,从而为事中控制提供便利条件。由此,可以将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展,在项目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内部审计,对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事情及时发现并阻止,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与此同时,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项目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形成项目数据库,在企业进行同种类型的项目工作时,就可以使用该数据库,来进行事前预测控制,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规避可能存在的隐患。由此,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就由监督向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扩展,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帮助。

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的数据大量增加,同时数据趋于复杂化和综合化,这加大了内部审计人员处理数据的难度,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内部审计方法迫切需要进行变革。由此,企业选择将大数据技术与传统的审计方法相结合,以协助企业处理数据,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

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使用,在一方面满足了当代内部审计处理大量数据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有助于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创新更多的审计方法,从而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让企业更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减少损失。

提升内部审计结果的价值。传统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经验,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需要对重要性水平进行评估、开展风险评估程序,以识别出重大错报风险,因此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审计人员在获得审计证据时大多数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难以对所有的样本进行审计分析,而抽样审计的样本量存在风险,被抽取的数据样本不一定能够代表整体情况,因此对最终的审计结果也会产生影响。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内部审计中,可以增强获得的审计证据的全面性。通过大数据技术甚至能够做到全样本审计,从而取代过去的抽样审计,控制样本量风险给审计结论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使得内部审计结果能够对企业的决策经营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网址: http://www.dzyqjyxxjs.cn/qikandaodu/2021/0121/719.html

上一篇: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课程实训教学质量监控的实
下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