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影响(4)

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1 1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鲍翠芝 .审计全覆盖视角下企业审计大数据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0(08):194-196. [6]陈伟,居江宁.大数据审计:现状与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12):77-

[5]鲍翠芝 .审计全覆盖视角下企业审计大数据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0(08):194-196.

[6]陈伟,居江宁.大数据审计:现状与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12):77-81.

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概述。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数据容量大,往往以TB、PB,甚至EB等数据量计;二是数据响应速度快,能在超短时间内定义数据结果,以保证数据的价值;三是数据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数据源,会导致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需要进行数据清理、整理、筛选等操作,才能处理成为结构化数据。四是数据价值的存在不确定性。针对收集的海量数据,数据清理无法修正数据的不确定性,加之数据采集的不及时,数据样本不够全面,往往造成数据不连续,导致数据可能失真。而大数据技术则是对有效的数据进行提取、储存、分析和加工的技术,其实质上是进行数据“增值”的过程。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从复杂的数据中快速提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有利于企业及时、准确的做出决策。内部审计的概念与数字化审计。内部审计是指单位内部人员通过使用审计方法,对本单位各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审核。目的在于通过自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缺陷不足,评价改善风险管理,从而增加价值、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帮助企业实现目标。数字化审计是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产生的电子数据到审计作业中,将审计时获取的信息转化为数字,通过对数字的分析和运算来进行审计判断,作为提出审计结论依据的一种创新性的审计方式。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正面影响传统的内部审计对于数据的应用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大数据技术,推动了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对内部审计产生正面影响。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工作通常是在特定时点实施的,比如在年终进行审计;在特定项目完成后进行专项审计;在领导人员离任时进行审计等等。其主要的职能是监督,多用于事后控制,通过实施内部审计工作,发现已执行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以期在下一次工作执行中规避本次审计出现的问题,规范管理,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数据的搜集分析所需时间大为缩短,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正在执行工作中的部分指标数据实现时时数据监控,从而为事中控制提供便利条件。由此,可以将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展,在项目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内部审计,对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事情及时发现并阻止,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与此同时,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项目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形成项目数据库,在企业进行同种类型的项目工作时,就可以使用该数据库,来进行事前预测控制,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规避可能存在的隐患。由此,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就由监督向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扩展,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帮助。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的数据大量增加,同时数据趋于复杂化和综合化,这加大了内部审计人员处理数据的难度,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内部审计方法迫切需要进行变革。由此,企业选择将大数据技术与传统的审计方法相结合,以协助企业处理数据,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使用,在一方面满足了当代内部审计处理大量数据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有助于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创新更多的审计方法,从而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让企业更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减少损失。提升内部审计结果的价值。传统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经验,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需要对重要性水平进行评估、开展风险评估程序,以识别出重大错报风险,因此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审计人员在获得审计证据时大多数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难以对所有的样本进行审计分析,而抽样审计的样本量存在风险,被抽取的数据样本不一定能够代表整体情况,因此对最终的审计结果也会产生影响。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内部审计中,可以增强获得的审计证据的全面性。通过大数据技术甚至能够做到全样本审计,从而取代过去的抽样审计,控制样本量风险给审计结论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使得内部审计结果能够对企业的决策经营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价值。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负面影响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尚处于萌芽期,在制度建设、人员能力以及数据安全防护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相关审计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只有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的约束,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应用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企业面对纠纷时,才能公平公正地予以解决。目前,我国对于大数据技术在内审的应用缺乏一套完整的与之相匹配的法律制度,加上相关部门对此缺乏重视,导致一些大数据技术下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能保证其审计质量。有的企业即使掌握了大数据技术,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引导,也难以将其应用在现实的内部审计中,从而不利于大数据在内部审计中的发展应用。内部审计人员综合技能有待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运营生产至关重要,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学习大数据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丰富提高自身的业务工作能力,促使企业在内部审计中更好的应用大数据技术。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改变审计的思维意识。在传统的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多依赖于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审计经验,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这种判断更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加大内部审计对客观数据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审计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审计人员应当改变原有的过度依赖经验的审计思维,在运用自己个人经验进行判断的时候应当紧密结合使用大数据技术得来的数据支持,更能客观公正的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数据的繁杂和分散,对内部审计人员处理数据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内部审计对于工作经验积累的依赖性,这使得内部审计的领导及主导从业人员的年龄相对偏大,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有限。由此导致年龄偏大、内部审计经验丰富的人员缺乏大数据技术使用能力,而年轻的会大数据技术的人员又缺乏内部审计经验,使得审计工作与数据分析工作分离,不利于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推广与应用。所以,企业应当重视在这个方面的人员培训,培养复合型、综合性的内部审计人才。数据信息安全性面临挑战。大数据技术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数据,为了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情况,企业会加大获取数据的广度和深度,来对各方各面进行数据统计。使用大数据技术对更全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实会提升内部审计结论的价值,但相应的也会加大企业数据信息安全方面的危险。伴随着大数据技术中数据储存、传输、运算等产生的各种风险的复杂性和相关性,企业原有的数据安全预警系统可能无法满足现有的数据安全需要,数据库可能会由于被攻击、损害等原因而导致数据泄漏,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当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时,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方便了其违规传递企业信息,或者当内部审计人员操作不当,使用非专业设备处理敏感信息,这都有可能导致重要数据信息的泄露。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具体应用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单位至关重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内部审计中,从而提升了内部审计服务的质量。以G集团公司为例,G集团公司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高度重视,构建了集团公司内控审计为核心的监督体系。截止2019年,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已达40余人。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集团公司董事会,各产业子集团的内控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本产业子公司的董事会,并接受集团公司内控审计中心的业务指导。集团公司历任内控审计中心负责人都是董事局成员,进入集团核心管理层,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并对集团重大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公司先后制定了《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工程审计管理制度》等7项审计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近年来,G集团公司在内部审计中充分应用了大数据技术,成功推出“云海审计”信息平台,以办公OA为载体,将内控关键控制点、授权等融入OA流程中,采用“整改加复核”的内部审计模式,使得公司的整改率得到了极大提升。G集团公司2017年在审计报告和整改意见翻倍的情况下,整改率达到92%,比2016年提高21%;2018年达到96%;2019年已高达98%,其高风险及必须整改的问题整改率近100%。G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整改具体情况如表4-1所示。表4-1 G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整改率数据来源:浙江省审计厅年份 整改率(%)2019 98 2018 96 2017 92 2016 71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G集团公司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职能。2017年为配合所属板块股权转让工作,审计部门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借助于大数据对30个子公司进行了尽职调查,较原预算调增收入7.17亿元,调增净利润6.98亿元,取得卓越的审计成效;此外,在企业的并购重组和重大扩张发展中,内部审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咨询服务作用,2017~2018年集团公司主导的58个项目,内部审计机构提出并购风险340余条、并购建议200余条,成功推动落实11个项目。基于大数据支撑的内部审计工作在G集团公司重大项目决策中发挥出良好的效果。由此可知,虽然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具体应用中,存在许多的困难,也在数据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应用必然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它对于内部审计效率的提高,价值的提升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相关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对各个方面建立配套的法律准则。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数据综合性强,整理分析难度大,需要细致的法律制度予以约束规范,所以对于数据库的建立,数据提取、储存、运输、分析等各方面都要有详细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指导。建立大数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改变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流程,使得原有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难以应对新的环境,所以应建立新的内控准则,以提升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应用中的质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金审工程”三期数据库的建设为我国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大数据技术培训机构,指导内部审计人员掌握规范使用大数据技术的方法,防止信息泄露的风险。再者,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将内部审计人员个人丰富的经验与精准、便捷的大数据分析结论相结合,更好的发现企业的不足与问题,帮助企业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开拓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思维。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加快了内部审计人员处理相关数据的速度,使得审计方法也更加丰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开拓审计思维,接受新鲜事务,创造性的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审计工作的各个执行过程中,重视数据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加大了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加大了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互联网有够违规向外传递企业信息的风险。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采取一系列约束措施,来保障企业数据信息的安全。完善专业数据库建设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都建有内部审计专属的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系统并不完善,安全性能也难以得到保障。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内部审计的应用,首先,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建立统一、完整的数据库,在数据的储存、提取等方面建立统一标准,实现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内部审计系统的建设,保障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其次,数据库中除了包含本单位现在和过去的数据信息外,还应扩大数据库的范围,做到将本行业的审计数据进行关联,实现共享,形成完整健全的行业数据库建设体系,从而为本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大数据技术对企业既有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大数据技术必将引领潮流。因此,企业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将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技术结合起来,以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开拓内部审计的职能,将内部审计由监督职能向决策咨询服务职能扩展,更好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明确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重视自身相关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努力成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高素质的综合型审计人才。参考文献[1]宋鹏鹏.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0):123-125.[2]邹阳.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2018(34):228.[3]秦荣生.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当代财经,2013(01):111-117.[4]林晓松,汪虹郡 .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及思考[J]中外企家,2020(09):73-74.[5]鲍翠芝 .审计全覆盖视角下企业审计大数据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0(08):194-196.[6]陈伟,居江宁.大数据审计:现状与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12):77-81.

文章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网址: http://www.dzyqjyxxjs.cn/qikandaodu/2021/0121/719.html

上一篇: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课程实训教学质量监控的实
下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