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信息技术与高校文学类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构建(3)

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1 13: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这门课程内容涉及的是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两大模块的内容,对于文学史部分内容的讲解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在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这门课程内容涉及的是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两大模块的内容,对于文学史部分内容的讲解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对于课前预习问题的反馈以及课前知识测试所呈现的问题进行多媒体展示讲解。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我们会尽量引入一些视频资料来 “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述“五四文学革命”这一章节内容时,播放“五四运动”的纪录短片来带入,以此展开讨论。这部分教学尽管以教师为主导展开,但教学的设计依据依然是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的课前反馈,学生通过平台预习带着问题来听课,教师带着问题来讲解,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对于文学作品分析部分的教学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小组根据课前Web Quest制作完成的PPT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针对他们的成果展开讨论和辩论共同给展示小组打分,作为课堂成绩记录。讨论之后教师开始展示自己制作的关于这一问题的PPT,此课件是基于各学生小组Web Quest模式中所呈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中也引入了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一些经典解读,通过学生小组和教师的PPT展示,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的多元解读,这就是当下文学阅读和欣赏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很好地实现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基于多媒体展示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脱离网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泛雅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移动学习”功能模块,借助学生的手机来实现网络学习。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欣赏教学中,课堂教学需要借助文本分析来完成,因为文本数量繁多,有些文本篇幅较大,尤其是一些诸如《家》《四世同堂》《寒夜》《围城》《倾城之恋》等长篇小说,在教学中不可能做到学生人手一册的纸质文本,这个时候网络的优势就显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链接点击“梦远书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同时阅读教师指定的情节。这就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完整向学生展示作品的困境,把线上的文本阅读和线下的作品解读完美对接,发挥学生智能手机的学习功能,引导学生把手机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一种文本阅读媒介,而不是一个“游戏机”。

四、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多元考核体系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反馈途径,有效的评价体系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信息用以不断修正教学模式。传统的文学课程考核方式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为主,多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来完成,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核。基于Web Quest的课前探究模式和基于多媒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学生课前、课堂、课后的整个学习过程有一个全面、动态的把握,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多元考核体系。在这一考核体系中,基于文学教学自身的教学规律,传统的注重最终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最终的期末文学短论的写作上,这一终结性考核旨在综合考量学生的文学素养,这对于文学课程的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成绩所占比例为40%。除此之外,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基于Web Quest的课前探究、课前预习、在线测试、在线和课堂讨论、课后的延展也要求我们采用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方式来进行过程考核。较之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能力的提高,实现了从关注成绩到关注个体发展,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量化评价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转变,其目的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宗旨是趋向一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从传统考核模式中的 “被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者”,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考核方式成绩所占比例为60%,主要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文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性评价的开展,其一是因为网络教学平台对于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可以进行全面的、可视化的统计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网络数据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监控”,这些数据包括学生浏览课程资源情况、讨论交流中的发言情况、提问情况、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及测试情况等。教师无需投入很多精力就可以借助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轻松开展过程评价,也因此达成了形成性评价中评价内容多元化的目标。其二是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学生的评价参与,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区和答疑区实现生生互评,学生的答题数量、质量成为考评的依据。除此之外,我们也通过课前Web Quest小组之间的互评以及翻转课堂的小组展示打分来实现学生评价,通过这些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参与者,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文章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网址: http://www.dzyqjyxxjs.cn/qikandaodu/2021/0211/760.html

上一篇:信息技术巧助力 小语课堂绽光彩
下一篇: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