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2)

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8 1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城市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快速城镇化密不可分 快速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用了4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城镇化道路,另一方

中国城市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快速城镇化密不可分

快速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用了4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城镇化道路,另一方面快速城镇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1978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7.9%,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城镇人口增至8.5亿,也就是说,在42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城镇化率平均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居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大约有2.9亿农民工,他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与此同时,中国的城镇化似乎也没能走向一条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出现了明显的大城市化趋势,由此中国的社会结构由传统的“二元社会”演变成“三元社会”,因为在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社会结构之间,又出现了一个数以亿计的、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属于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因此,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加快人的城市化步伐、而不是简单地扩大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中国城镇化也伴随着快速的信息化

我国改革开放起步之时,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现代芯片技术和运算技术的突破,以及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加速了全球范围的信息化浪潮。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城镇化、信息化齐头并进。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出现了与传统西方国家的城镇化不同的发展情形,信息化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新手段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信息化也对城市治理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40亿,其中城镇网民6.54亿,农村网民2.85亿;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8.02亿;网络亿;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也已达到7.73亿。但是,在肯定我国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全国2.5亿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大约1.95亿人要么没有智能手机,要么不会使用,成为有可能出不了门、购不了物的特殊人群。与农村不同,如果在城市集聚大量这样的老年群体,对他们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快速城镇化与快速信息化双重影响下中国城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民生问题凸显、未富先老、交通拥挤、环境透支、安全隐患增加、社会管理薄弱等问题在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再加上城市治理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其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以民生问题为例,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居民对医疗、教育、养老、社保、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诉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满足公众的一些诉求。像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集聚了数以千万计的外来人口,其中许多人虽然长期生活居住在城市,但是并不能在本地落户,再加上一些好的医疗、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相对都集中在大城市,所有这些都会对城市治理形成很大压力。

提高数字治理能力对城市治理现代化将产生重要影响

应该看到,经过多年的智慧城市建设,我国各类城市的信息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如何整合这些数据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治理,更好地为城市治理服务,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城市治理本身的发展看,尽管涉及到众多领域,需要各方面多管齐下、不懈努力,但在当下的数字时代,如何提升城市的数字治理能力,无疑是城市治理走向现代化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从我国城市数字治理的实际状况看,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至少有以下四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要对政务数据、企业数据和社会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数据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数字化抗疫成效明显。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对中国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总体看,中国在数字化抗疫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这与我们过去构筑起来的强大数据基础息息相关。比如运营商的手机实名制、交通部门的购票实名制、政府部门的人口数据库以及互联网企业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所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如阿里巴巴、京东的网购数据,腾讯的微信数据,百度的搜索数据,滴滴网约车的数据以及外卖等网络服务商所积累的客户数据等),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数据通过一定的整合后在精准防疫、追踪、隔离等各个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最短的时间内防止了疫情的蔓延。同时,网购、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线上办公、政府的在线服务等,也为大幅减少人群流动、密切接触,进而防止交叉感染、阻断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网址: http://www.dzyqjyxxjs.cn/qikandaodu/2021/0218/777.html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高校文学类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构建
下一篇: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