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影响(2)

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1 1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负面影响 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尚处于萌芽期,在制度建设、人员能力以及数据安全防护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这在一定程度

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负面影响

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尚处于萌芽期,在制度建设、人员能力以及数据安全防护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相关审计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只有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的约束,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应用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企业面对纠纷时,才能公平公正地予以解决。

目前,我国对于大数据技术在内审的应用缺乏一套完整的与之相匹配的法律制度,加上相关部门对此缺乏重视,导致一些大数据技术下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能保证其审计质量。有的企业即使掌握了大数据技术,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引导,也难以将其应用在现实的内部审计中,从而不利于大数据在内部审计中的发展应用。

内部审计人员综合技能有待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运营生产至关重要,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学习大数据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丰富提高自身的业务工作能力,促使企业在内部审计中更好的应用大数据技术。

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改变审计的思维意识。在传统的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多依赖于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审计经验,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这种判断更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加大内部审计对客观数据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审计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审计人员应当改变原有的过度依赖经验的审计思维,在运用自己个人经验进行判断的时候应当紧密结合使用大数据技术得来的数据支持,更能客观公正的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另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数据的繁杂和分散,对内部审计人员处理数据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内部审计对于工作经验积累的依赖性,这使得内部审计的领导及主导从业人员的年龄相对偏大,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有限。由此导致年龄偏大、内部审计经验丰富的人员缺乏大数据技术使用能力,而年轻的会大数据技术的人员又缺乏内部审计经验,使得审计工作与数据分析工作分离,不利于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推广与应用。所以,企业应当重视在这个方面的人员培训,培养复合型、综合性的内部审计人才。

数据信息安全性面临挑战。大数据技术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数据,为了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情况,企业会加大获取数据的广度和深度,来对各方各面进行数据统计。使用大数据技术对更全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实会提升内部审计结论的价值,但相应的也会加大企业数据信息安全方面的危险。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中数据储存、传输、运算等产生的各种风险的复杂性和相关性,企业原有的数据安全预警系统可能无法满足现有的数据安全需要,数据库可能会由于被攻击、损害等原因而导致数据泄漏,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当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时,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方便了其违规传递企业信息,或者当内部审计人员操作不当,使用非专业设备处理敏感信息,这都有可能导致重要数据信息的泄露。

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的具体应用

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单位至关重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内部审计中,从而提升了内部审计服务的质量。

以G集团公司为例,G集团公司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高度重视,构建了集团公司内控审计为核心的监督体系。截止2019年,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已达40余人。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集团公司董事会,各产业子集团的内控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本产业子公司的董事会,并接受集团公司内控审计中心的业务指导。集团公司历任内控审计中心负责人都是董事局成员,进入集团核心管理层,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并对集团重大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公司先后制定了《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工程审计管理制度》等7项审计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近年来,G集团公司在内部审计中充分应用了大数据技术,成功推出“云海审计”信息平台,以办公OA为载体,将内控关键控制点、授权等融入OA流程中,采用“整改加复核”的内部审计模式,使得公司的整改率得到了极大提升。G集团公司2017年在审计报告和整改意见翻倍的情况下,整改率达到92%,比2016年提高21%;2018年达到96%;2019年已高达98%,其高风险及必须整改的问题整改率近100%。G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整改具体情况如表4-1所示。

文章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网址: http://www.dzyqjyxxjs.cn/qikandaodu/2021/0121/719.html

上一篇: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课程实训教学质量监控的实
下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①